地热农业

地热能助力农村农业清洁供暖减排固碳,实现2030碳达峰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对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目标作出了重要部署。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2014年,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6-6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2—15%。其中,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为8.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左右。


我国农业主要排放途径包括:稻田排放甲烷,农田施用氮肥排放氧化亚氮,动物肠道产生甲烷,畜禽粪便处理产生甲烷、氧化亚氮等。在农业农村领域,主要的减排固碳的举措包括:降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提高农田渔业固碳能力,实施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推进农机渔机节能降耗


地热能作为清洁能源佼佼者,是能源中的黑马,不仅是可再生能源,而且节能环保,提高人效,增加创收。


针对农业农村领域,《方案》特别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还对乡村建设、农村用能、秸秆利用、土地修复等方面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是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用能也在快速增加。同时,伴随乡村振兴的有效推进,农村建设用能以及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居民生活用能也将强劲增长,能源消耗将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农村整体碳达峰的不确定因素。此外,土壤退化是农业固碳的突出短板,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农业减排固碳的长期挑战。

 

农业减排固碳工作应统筹农产品供给安全与减排的关系,以碳达峰为契机,打造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升级版,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新动能。

 

地大热能-专业地热农业开发利用


一是节约优先,通过减少损耗和浪费推动农业系统的减排。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损耗还比较严重。据测算,减少产后损耗就意味着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活动直接排放的近20%。应积极研制和推广减少粮食损耗的收割、储存技术和设备;在食物制造、供应和运输系统,通过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促进产需精准匹配,通过大力发展产地冷链技术,减少食物供应和运输过程中的食物浪费。


二是深化农业绿色转型,同步推进减排固碳。一方面应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合理控制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要增强农业固碳能力,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低碳固碳的农作物管理实践活动,如使用覆盖作物增加碳吸收、作物轮作、免耕少耕,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鼓励有机和低投入农业等行动。


三是推广绿色低碳农业模式,加大农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实现农业碳减排,必须是一揽子模式和技术相结合。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加强相应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具有高碳汇能力、高产量潜力、具有气候韧性和病虫害抗性的改良作物品种的研发和投入力度。加强对绿色有机肥、生物农药、土壤有机质改良技术和低能耗农机农艺技术的研发力度。 


四是开展农业活动碳监测,推动和培育农业碳市场。目前农业领域缺乏碳排放碳汇量化、测定、监测的工具,碳排放核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应不断完善碳排放统计和核算体系,建立科学、统一的农业固碳和碳排放测算方法和工具,加强不同作物、不同种植方式、不同农业实践活动的固碳量和碳排放量计算和监测的方法学研究,加强农田土壤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分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提升等减碳和碳汇效应的监测评估工作,适时推动和培育农业碳市场以及农业碳汇生态补偿制度。


五是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农村建设不能照搬城市发展模式,要大力推动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乡村建设规划,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新建改建建筑设施以及交通领域中的应用。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清洁低碳供暖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取暖方式,研发和推广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模式。


作为一种可以替代常规能源的地热能,在我国的农业利用已经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利用范围也很广泛,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加快农村清洁资源开发,发展农业温室种植养殖,农产品副加工,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我国农业利用地热目前已经有一套成熟经验,在搞综合利用采暖方式、钻井、设施设计、科学管理等,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大热能:地热能助力农村农业清洁供暖固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