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

江苏泰州兴化3.7级地震形成原因是什么

地大热能解析:江苏泰州兴化3.7级地震形成原因是什么


2月21日7时16分在江苏泰州市兴化市(北纬32.73度,东经120.16度)发生3.7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这次江苏兴化发生的3.7级地震,其形成原因主要与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壳应力积累有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江苏位于华北地块与扬子地块的交界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弱。尤其是苏中地区(如兴化)受多条隐伏断裂带的影响,如盐城-扬州断裂带、茅山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虽然现代活动性较弱,但在长期地质演化中可能因应力积累引发小规模地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深大断裂带,纵贯山东江苏等地,历史上曾引发强震(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尽管兴化不直接位于该断裂主带上,但次级断裂的活动仍可能受其远程应力场影响。

 

2. 地壳应力作用

   中国东部地壳应力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的联合作用。这种构造应力可能通过地壳传递至相对稳定的区域(如苏中平原),导致局部断裂带发生微小错动,从而引发中小地震。

  华北平原地区地壳以“伸展-走滑”构造为主,容易在脆性地壳中积累能量并通过小震释放。

 

3. 诱发因素的可能影响

   人类活动(如地下水开采、矿产开发等)可能改变局部地壳应力平衡,诱发小震。但3.7级地震通常以自然构造活动为主,需结合震源深度和周边工业活动进一步分析。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数据,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属于典型的浅源构造地震,与深部断裂活动关联较大。

 

4. 历史地震活动参考

江苏及邻近区域中小地震较频繁,如2021年江苏淮安4.2级地震、2023年南黄海5.0级地震等,均与区域断裂活动相关。兴化所在的里下河地区历史上地震较少,但隐伏断裂的存在仍可能引发小震。

 

5. 总结

此次3.7级地震可能是区域断裂带在长期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微小错动的结果,属于正常的地壳能量释放。具体发震断裂需结合地震波形反演和地质调查进一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