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公司新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21年十大新闻

1.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建思政业务深度融合

3月16日,学校召开动员大会,开启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序幕。学校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体要求,积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巡视审计整改、加快“双一流”建设、编制“十四五”规划、深化改革提升治理能力等统筹推进,促进党建思政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结合校史校情和学科特色,开展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一体化推进“导学、讲学、研学、比学、践学、督学”,扎实推进“清廉地大”建设,全体师生经历了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深入融合,党建案例入选“湖北十大党建案例”,1名党员获评“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管长远的办实事”,解决学校发展深层次难题和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学校改革发展优势,达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任务。


2.精准出台改革方案和举措,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学校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完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章程》,认真落实巡视审计整改,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统筹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设置,推进所属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以及审计业务管理等办法,不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学校加强前瞻性思考和全局性谋划,5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明确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学科专业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治理能力建设、深化资源管理改革、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等6项改革任务。7月印发管理与服务机构改革方案,精简机构设置,优化专职中层干部职数,推动科级干部岗位轮岗交流,将资源向教学科研单位倾斜,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建立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


3.编制发布“十四五”规划,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7月13至14日,学校召开深化改革与“十四五”规划研讨会,进一步凝聚“更高水平开放、更深层次改革、更高质量创新”的办学共识,编制发布学校“十四五”规划、七个专项行动规划,构成“1+7+N”战略规划体系,全力推进高质量、现代化、研究型大学建设。7月17日,学校召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设置“6+3”学科建设项目,推动形成高校、产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深度融合的新局面。12月14日,学校举行战略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为学校奋进“十四五”制定行动蓝图,凝聚深化改革思想合力。学校自主设立的8个交叉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获批备案,工程学学科领域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4.五位地大人当选两院院士,学校共培养出44位两院院士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新增院士名单。中国地质大学谢树成教授、邓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孙友宏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友、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谢玉洪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截至目前,学校共培养出44位两院院士(5年来新增11位)。


5.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强校战略实施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聚焦碳中和新能源、健康地学等科技问题和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5月20日、12月22日,先后举行第六届、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邀请优秀青年学者把家庭安在武汉、把事业创在地大、把才华献给教育事业。修订“地大学者”“特任岗位”及“地大百人计划”系列文件,建立多维、多元评价体系。全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入选者7人,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87人。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9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殷鸿福院士被授予首届“湖北省杰出人才奖”,王焰新院士当选国际地球化学协会会士,邓宏兵教授获评“湖北省最美社科人”,校关工委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6.面向未来培养时代新人,高质量育人体系不断健全

学校成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本科生院、优化研究生院,对学校各层次各类别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专业教育和党建思政教育实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地球物理学入选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新增应急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2个本科专业;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未来技术学院及人工智能研究院,选拔60名本科生成为未来技术学院首批学生,全力培养国家急需紧缺人才。高质量教材建设取得突破,《结晶学及矿物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地球科学学院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推动科教产教协同育人,成立12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66个项目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加快构建“全程贯通、空间联通、队伍互通、内容打通、评价融通”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地球科学概论》《工程伦理》2门课程入选首批“全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个团队获评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7.聚焦碳中和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健全举校科研体制,组建了高等研究院,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溯源与管控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建成全球首个跨圈层扰动监测系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4月启动“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编制,5月合作成立长江流域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成立碳中和研究院,8月未来城校区获“武汉市碳中和先锋示范创建单位”称号,9月启动筹建国家深部零碳资源技术创新中心。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2项,新增科技项目合同经费破8亿;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1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汪在聪教授、肖龙教授、张昊教授和何琦老师分别领到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三批月球土壤样品。


8.学子在各类大赛中获得佳绩,地大人榜样竞相涌现

体育盛会再创辉煌,8名地大人随中国代表团出征东京奥运会,王懿律、黄雅琼、郑思维、闫子贝获1金2银;地大学子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获8金3银7铜,学校第七次荣获“校长杯”。学子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斩获1金2银5铜,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及国际大赛中获奖100余项。牛笛、杜胜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柯帅入选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地大学子连续八年登上央视舞台。浩瀚星空中又新添一颗以地大人命名的小行星——“张弥曼星”,校友马永生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校友侯启军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春、云露两位校友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陈行时、刘佳伟、徐方、王杜江、梅金华、熊伟等7校友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校友张犇、孔耀祖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事迹。


9.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为“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作出新贡献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做好定点和对口帮扶,与全国8个市县共建“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学校驻竹山县小河村扶贫工作队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创建政府、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科教融合模式,助力帮扶点杨家社区获批首批教育部直属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培育项目。聚焦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与山东济宁、江苏宜兴等地方政府,与中国交建、中国石化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地球科学科普,谋划筹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高校教育基地,实施“大学生长江大保护行动计划”,1部作品获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4月留学生“钢铁侠”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11月我校正式加入中国南南合作网,成为湖北地区高校首例。


10.“我为师生办实事”暖心聚力,幸福地大建设取得新进展

学校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教职工二期住宅办证难题解决,三期住宅如期交房。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梳理优化414项服务流程,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实现128项业务线上办理,减少会议数量15%。完善校领导带班制度,建立365天值班制度,提升两校区管理服务能力。签订“学子留汉”工程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就在身边”服务。全校范围内开展专题防骗教育,修订《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基金管理办法》,搭建离退休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开展5次全员核酸检测超10万人次,持续推进疫苗接种7.5万剂次,筑牢战“疫”坚实屏障。启动7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发布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封顶校史馆,增建攀登景观,凝聚起了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