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国家政策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5年)》

据公开信息,近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联合修订发布了《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5年)》。该指南是在2021年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进一步拓展了资金支持范围,并对部分支持方向进行了优化调整,为更多生态环境项目提供了精准的资金保障。


《新版指南》如下: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提高预算安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作用,对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形成有力支撑,根据《生态环境领域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中央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储备制度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管理规程》以及生态环境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修订了《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5年)》。

《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入库指南(2025年)》-地大热能
 

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范围包括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大气环境治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细颗粒物(PM2.5)与臭氧(O₃)污染协同控制,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有关重要事项。申报入库的项目类型 包括燃煤污染控制、锅炉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大气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有关重要事项相关的项目等。其中:燃煤污染控制以农村散煤治理为重点。锅炉综合治理以燃煤锅炉淘汰、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生物质锅炉深度治理等为重点。工业污染治理以工业炉窑综合治理(包括炉窑淘汰、清洁能源替代、末端治理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包括源头替代、末端治理、无组织排放治理、“绿岛”项目建设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不含清洁运输)等为重点。

 

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以保护和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开展“双源”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切实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实施地下水重点污染源源头预防和管控修复工程,推动依赖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调查评估和治理试点建设,遏制地下水污染。1.地下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周边及补给区环境风险排查,推动重点污染源周边及废弃井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识别依赖地下水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状态,科学判定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薄弱点和关键环节,明确地下水污染防治目标,推动地下水精准治污。2.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对于已开展地下水环境调查且风险不可接受的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地下水重点污染源和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与修复工作,形成适合我国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污染类型的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模式。3.废弃井封井回填。针对因井壁破损可能造成串层污染,或者老密水进入地下水含水层,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废弃井,进行封井回填。

 

土壤污染防治资金支持范围包括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修复治理以及土壤污染状况监测、评估、调查、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改革创新、应对突出事件所需的土壤污染防治支出及其他与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支出。申报入库的项目类型包括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预防项目、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项目、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项目,建设用地地块调查评估项目、农用地地块调查项目、典型行业企业用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项目、农用地安全利用项目,协同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的“无废城市”建设项目,以及土壤污染防治管理改革创新、应对突发事件所需的土壤污染防治支出及其他与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