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德州市因地制宜探索“地热+”应用

重大项目不断刷新“进度条”

 

今年,德州市列入省重大和省重点的项目有105个。为进一步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支撑和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德州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落实重点项目常态化谋划储备机制,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基础设施、改善社会民生力争新谋划过亿元项目6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围绕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支持领域,6月底前确定对上争取项目300个以上,推动更多项目纳入政策资金支持范围。


“分解省、市、县重点实施类项目投资进度计划,按关键时间节点督导推进。对未开工的重点实施类项目,加快审批流程、落实要素保障,力争5月底实施类项目全部开工,加快准备类项目研究论证和手续办理进度,落实建设条件,推动尽快落地建设。”德州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中心主任张培辉说。

抓技改是工业经济“头号任务”


抓技改就是抓转型、抓新质生产力。抓工业经济是“头号工程”,抓技改是工业经济“头号任务”。


2024年德州蓝天纺织有限公司对棉纱产品的并条和气流纺生产设备及工艺进行更新改造。技改之后,棉纱产品生产效率提高20%,吨纱可节电10%,每年可增加棉纱产量5000吨,增加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产品品质更加稳定。


2024年德州市谋划储备设备更新项目709个,146个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前两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项目清单,数量居全省第二位;167个省导向目录项目和150个市重点技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争取第二批超长期特别国债、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奖补、省级“技改专项贷”贴息等各类资金近2亿元。


德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孙洪魁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实施技改提级行动,加快技改项目建设。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及拟升规企业储备项目清单、实施项目清单和竣工投产项目清单,落实目标责任紧盯“问题”辖区,精准定位项目用地、用能、用水、污染物排放、融资等各类要素需求,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加大技改政策宣贯力度,常态化开展入企技术改造诊断活动,开展技改供需对接会,指导企业做好500万元左右技改项目的立项工作。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级设备补贴、技改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范围,确保上半年省、市重点技改项目投资“双过半”。


近年来,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高效开工一件事”、“工业厂房‘建成即使用’”和“市政工程审批服务”等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营商环境。特别是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优服务,全面提升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便利度,工程项目审批更加高效。截至目前,德州市已完成50余项建设工程项目“高效开工一件事”事项的审批。


“我们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审批服务机制,继续以集成化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项目审批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德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李纪三表示。


德州市因地制宜探索“地热+”应用-地热开发利用-地大热能


因地制宜探索“地热+”应用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扩投资稳增长的新的增长极,地热项目涵盖应用场景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举多得。去年以来,德州市出让的52个地热矿业权地热开发利用提速提效,建成后将新增供暖面积1500万平方米。


2025年,德州市将推进陵城、禹城、乐陵、宁津4个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重点推进武城整县制地热替代、平原县西部城区清洁热源替代等8个项目以及市区2个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项目。


庆云县第二热源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实施中。该项目总投资5.4亿元,总设计供热能力370万平方米,建成后地热供暖面积将占整个庆云县的百分之80%。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减少煤炭消耗8.7万吨、二氧化碳减排15.4万吨。据该项目负责人萧枫介绍,通过市里推出的“五案合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件事”改革,审批流程过去起码要半年的时间,现在只用了一个半月就完成。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介绍,今年德州市将发挥地热资源优势和装备产业优势,全力招引上游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下游人工智能运维、大数据分析的研发制造企业、国内地热勘查头部企业进入德州市场,培育打造地热清洁能源产业集聚示范园区。强化监管,提升地热资源规范化管理水平。因地制宜探索“地热+”应用,提升地热能开发利用水平。对市政供热管网覆盖不到的农村社区,优先考虑地热供暖,保障群众取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