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知识

中国勘查地球化学教育工作的初创期(1957~1966年)

  谢学锦、沈时全等老一辈科学家在我国地质史上开创了一门新学科——地球化学探矿,即通常所说的化探。在数十年的实践中,我国的化探工作者为国家的矿产勘查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取得的认识和经验成为这门学科的重要组成。在此过程中,地质教育还培养了一批有为的专业人才,功不可没。各部门的地质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地球化学探矿专业或课程,向科研和生产单位输送了大量骨干人才。1980年在杭州莫干山召开第一届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时,谢学锦先生提出并说明了以勘查地球化学作为专委会名称的重要意义。此后,地质界便逐步用“勘查地球化学”替代了“金属量测量”、“地球化学探矿”等学科称谓。循此方向,教育部门大大拓展了“化探”教学的视野和内涵,开创了勘查地球化学教学的新局面。
 
  在编写20世纪中国化探之际,回顾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教育工作,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教育工作等都学习苏联经验。在地质部有苏联专家顾问组指导中国的地质找矿工作,在高校有苏联专家讲学。中国几乎是按照苏联的模式在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
 
  在找矿工作中,苏联把化探隶属于物探队。据当时报道,他们的化探工作量最多且找矿效果较好的,是在哈萨克斯坦由物探队进行的土壤金属量测量工作。在苏联大学的地球物理探矿系的教学计划中设有地球化学探矿课程。
 
  在我国大学的教学课程中,最早介绍金属量测量方法的是“找矿勘探”课程,它仅仅是一小节内容。
 
  “地球化学”课程的开设早于“地球化学探矿”。如1950年涂光炽先生在清华大学,1955年於崇文先生、赫祥安先生分别在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讲授地球化学课程。1956年北京大学与南京大学都设立了地球化学专业。那时地球化学课程所讲授的内容还是以理论为主,培养人才也是侧重应用地球化学理论研究矿床、岩石、矿物等的成因,并不侧重找矿。
 
  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和东北地质学院(1958年更名长春地质学院)物探系为了按苏联物探系的教学大纲开设“地球化学探矿”课程,都从当年毕业生中抽调了1~2人筹备该课程。北京地质学院是阮天健、林名章,东北地质学院是吴锡生。在他们各自筹备开课的过程中,恰逢曾在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物探系讲过“地球化学探矿”课的苏联专家E M. KBJITKOBCKHH在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任教,于是1957年春节后就请他每周安排两个上午讲授地球化学探矿课。当时听课的除我们三人之外,还有欧阳宗圻。讲课的内容主要是三大方法,即原生晕找矿、次生晕找矿(机械分散晕、盐分散晕)、分散流找矿。其他方法,如水地球化学找矿、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等基本未讲。他的讲稿中内容也较少。他要求我们自学样品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自己动手做实验。化学分析是我们从苏联翻译的美国的化探文集中了解后自己仿照试验的。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半定量斑点分析,林名章自己设计制作了斑点仪,并试验测定了Cu、Ag、Pb等元素。就这样,两所学校在1957年开始在物探系讲授化探课,而实验课是以样品分析为主,基本安排半定量光谱分析、比色分析、斑点分析、色层分析。当时还没有资料整理方面的内容。
 
  1959年,北京地质学院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勘查系在曹‘添先生的倡导下筹建了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探矿专业。阮天健与林名章都从物探系调入该专业讲授“地球化学探矿”课程,而於崇文、张本仁先生则主讲“地球化学”课程。从此我国便有了培养勘查地球化学专门人才的院系。
 
  在北京地质学院建立化探专业以后,长春地质学院也在1964年将化探教师集中到物探系,估计当时学院也有建立化探专业的设想,但这被不久开展的“文革”推迟了。
 
  1963年桂林冶金地质学校(后改桂林地质学院)成立了化探专业。
 
  成都地质学院,中南矿业学院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地质专业,20世纪60年代也都相继开设了地球化学探矿课程。
 
  由此可见,从1957年至1966年近10年间,随着我国化探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化探教学工作也从无到有地创立起来,培养了献身地球化学与地球化学探矿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为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