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温泉

河南省鲁山县五大温泉开发前景分析

  1 五大温泉概述
 
  河南省鲁山县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为2002 年国务院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AAAA 级景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一级景源7 处、2 级景源17 处、三级景源17 处、四级景源10 处,总面积268km2,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以人文资源为依托,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问祖、生态保护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国家重点名胜区[1]。为开发石人山旅游资源鲁山县人民政府于2004 年4 月编制了《石人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3—2020)》,该规划依据风景资源分布特点、风景游赏组织结构和游客分布等方面的因素,确定总体布局结构为“一条温泉旅游度假带、三个核心游览区、三条不同性质游览线”,简称为“一带、三区、三线”[2]。
 
  所称“五大温泉”,是指位于鲁山县西部,沿沙河渐次出露的上汤、中汤、温汤、下汤、碱场温泉。其分布地带处于伏牛山腹地,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石人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m,东部碱场附近海拔148m,主要为东西向展布的花岗岩丘陵。五大温泉近等间距断续出露,上汤海拔275m,中汤及温汤海拔220m,下汤海拔179m,碱场温泉海拔148m。五大温泉形成于同一地质构造背景,其水热活动及水化学特征具相似性。南北水热边界所围限的地域,可谓“地热走廊”,其间汇集的大气降水、地表水沿基岩断裂、裂隙下渗,经深循环加热形成地热流体,在向东运移的过程中,由于局部受阻而沿断裂上涌溢出地表形成温泉。五大温泉天然排泄量为101.58m3,可开采量176.96m3/h。
 
  五大温泉水质分析表明,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型或SO4·HCO3-Na 型,矿化度0.4~0.5g/L,pH 值8.10~9.04;含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尤其是含有氟、锶、偏硅酸、镭、氡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组分,可命名为偏硅酸-氟医疗热矿水,有明显的浴疗效果。
 
  2 地热田地质构造特征
 
  2.1 上汤地热田上汤出露于沙河南岸一级阶地,高出沙河8~18m,有12 个泉眼,竞相溢出,故又名乱汤。泉群距车村-下汤断裂820m,热储岩性为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上覆约4.0m 左右的第四系亚粘土及砂卵石薄层。发育有5 条北东向断裂和三条北西向断裂,泉群出露受断裂构造控制,总流量超过53.35m3/h。上汤地热井位于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的交会处,地热井深81.18m;测温曲线表明:
 
  浅部由于冷水的大量混入,温度较低,第四系揭穿后,水温迅速增高,至强裂隙带,井口水温达到61℃,自流量达137.29m3/h(表2)。
 
  2.2 中汤、温汤地热田中汤、温汤位于上汤东10.5km,北距车村-下汤断裂1420m、2240m。中汤出露于沙河北岸中汤村,高出沙河8.3m,曾有泉群出露,流量达10.7m3/h,水温61℃。温汤位于沙河南岸一级阶地后缘,与中汤隔河相望,相距820m,流量2.20m3/h,水温49℃。
 
  中汤热储层岩性为燕山期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上覆薄层洪积物;温汤热储层岩性为晋宁期片麻状含中斑中粒云母钾长花岗岩,也上覆薄层洪积物。中汤、温汤地热田断裂构造极其发育,热液活动明显。温泉出露受南侧北东向、北东东向的断裂构造控制。
 
  2.3 下汤地热田下汤位于中汤东10.5km,北距车村—下汤断裂3100m,南距水磨庄—粟村断裂约500m。下汤出露于沙河北岸下汤街西北角,距沙河岸边150m,高出沙河约4.0m。下汤旧称御汤谷,《水经注》曰皇女泉。亦呈泉群出露,7 个泉眼呈东西向展布,总流量30.71m3/h,水温64.0℃。据当地中学的杨绍华老师观测: 1976 年四川松潘地震时,水温骤升至73.0℃,同年河北唐山地震时,水温又突降至54.0℃。下汤出露于北西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会处,热储层岩性为燕山期中斑状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除北部分布有熊耳群安山玢岩外,周围均为燕山期花岗岩。该地热地热流体开采量49.6m3/h,含热能2.91MW(9.19×1013J)[3]。
 
  2.4 碱场地热田位于沙河地热带东端,西距下汤10.8km,东距鲁山县城10.0km,北距车村—下汤断裂1400m 左右,南距水磨庄—粟村断裂约750m。温泉地处沙河一级阶地,大面积第四系覆盖,下伏热储层为熊耳群安山玢岩,南部丘陵已出露地表。大碱场村北300m 曾出露温泉3 处,受北西向、北北东向断裂控制,位于断裂交会处,水温27℃~35℃,总流量110.88m3/h。1990 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致3 泉均不自流。1992 年以来,开发单位在温泉出露区施工地热井多眼,目前使用2 眼,总开采量约17.5m3/h。该地热田地热流体可开采量100m3/h,含热能4.12MW(1.30×1014J)[4]。
 
  3 五大温泉开发现状和开发前景
 
  五大温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骊道元《水经注》、王毅《洛神赋》、明嘉靖《鲁山县志》等均有温泉开发利用记载。
 
  《水经注》载:“上泉水热如沸,中泉平温,下泉微温,俗呼上、中、下汤。去县六十里,居民引为沐浴池,能愈疮痍宿疾”。《河南通志》曰:“温泉在鲁山县,旧名皇泉,商后尝浴其处”。宋代文学家晁衡之沐浴后,留下“太真独待温泉傍,鲸甲龙鳞影清绝”的诗句;宋代诗人范纯仁写下了“山前阴火煮灵泉,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只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的名篇。早期开发利用主要用于人体泡浴医病以及居民屠宰牲畜、家禽,大部分泉水白白流失。20 世纪80 年代,由于地热勘探工作的进行,才拉开了开发的帷幕,且由泉采过渡为井采为主,并纳入《伏牛山旅游总体开发规划》。
 
  河南省政府在发展伏牛山旅游战略中提出加快伏牛山生态旅游发展要突出特色,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品牌,树立“生态伏牛、休闲胜地”旅游主题形象,依托“山、水、林、汤、龙”五大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山地度假三大品牌。其中,打造中国山地度假知名品牌是以白云山、老界岭、龙峪湾和石人山、鲁山温泉群(上汤、中汤、下汤)为主体,突出生态观光、温泉度假、山地避暑、健身休闲优势,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由此可见,五大温泉资源是伏牛山生态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4 结论与建议
 
  河南鲁山县五大温泉是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不仅有较高的温度,而且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偏硅酸—氟医疗热矿水。五大温泉不但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还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建议逐步建成串珠状“温泉城”,做到“综合利用,梯级开发”,扩大开发利用领域,建设面向高端市场的高标准旅游度假区。此外,还应加强地热地质勘探工作,进一步探明地热储量,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依据;尽快扭转开采无序、监管不力的被动局面,切实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管理,督促开发企业申办采矿许可证,依法开采地热资源;尽快建立健全地热动态监测网络,进行地热动态预测预报工作,制定和实施地热资源保护方案,防止地热资源枯竭,杜绝热污染、水污染和地热地质灾害
 
  致谢:衷心感谢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张德祯教授对本文撰写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