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

洞庭盆地及江汉盆地地温分布的控制因素

  1.  区域地质构造
 
  二湖盆地地温分布与区域地质构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北部江汉盆地为由燕山运动末期形成的数个断陷和断隆所组成;其中潜江凹陷位于盆地中部,是一不对称的箕状断陷,它是经过喜山运动的拉张下陷接受沉积或回返上升等振荡运动而形成的,其沉积中心在潜江、广华寺、新沟咀等地区,是江汉盆地中新生代沉积最厚的地区。这里也是盆地中地温最高的分布区,凹陷中由于基底和盖层岩性组合的影响使地温分布又有局部的变化。王场盐构造轴部的西北侧地温较其西南部低,并形成盆地地温分布的心形内凹部分。潜江凹陷北界北东向的潜北断裂,对盆地地温分布亦有一定影响,钟市地区位于其上,断裂以北地温偏低,其南则地温较高;盆地南侧地温分布形成沿长江的=条陡变带,这与沿长江的北西方向及北东方向的二条深断裂带相吻合。由此可知,盆地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对地温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南部的洞庭盆地,中新生代盖层较薄,基底埋藏较浅,且构造活动较北部江汉盆地稳定,因而显示较低地温,其分布形态与盆地的轮廓基本一致。
 
  2.岩石性质
 
  盆地沉积地层的岩性结构对地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特别是纵向上作用更为明显。江汉盆地的新沟咀组和潜江组是由1000余米厚的盐岩、膏岩、软泥岩等含盐岩石组成的地层,它们具有较高的岩石导热率,使地层中的地温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该段上的地温梯度偏低,形成盐丘构造的良好导热层;如距地表较近,除使上覆地层地温梯度增高外,并易于将地下热量在地表散失,而形成较其周围地温偏低的地区。岩性结构对地温分布的影响是江汉盆地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较高的地温分布是盆地中盐岩构造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盐岩层在上覆地层压力增大、温度增高的情况下,达到临界温度时就开始塑性变形并流动,,这时盐岩流将沿着隆起斜坡或构造断裂,向压力小、温层低的方向流动,随着温压条件的变化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盐构造;这类构造在江汉盆地中有10余个,它们在局部地段地温的分布上都有一定的显示;但因其面积较小,故在区域地温分布上反映不甚明显;只有在潜江凹陷中的王场背斜表现较为清楚,横切王场背斜的车挡断层以北,背斜轴部盐岩拱起较高,埋深仅1000m左右,这里表现为较低地温和低梯度分布区,车挡断层南侧为下降段,则为较高地温和高梯度分布区。盐构造的分布与油气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盐岩层常是油气藏的良好盖层,而盐构造对油气藏则常起着很好的封闭作用,油气藏常分布于盐构造的下部和两侧。
 
  中国世界上有许多油气田都与盐构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研究盐构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方面,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地温对盐构造的产生和油气的形成和分布都是一个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地温场的研究,对在有盐类构造分布的地区,寻找油气藏和各种类型的盐类矿床,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