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知识

高寒山区化探野外研究方法

  区域化探扫面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后,研究工作仍一直密切配合进行。根据扫面进展和不同时期遇到的问题,不停顿地进行立项、综合、总结和超前性研究,尤其是边远地区野外工作方法的研究。

  边远地区占我国陆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它与内地及沿海地区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复杂,需要根据各自特定的景观条件分别研制特殊的工作方法。试验研究工作从1978年开始。到2000年,先后进行过研究或初步研究的景观区有:高寒山区(任天祥,李明喜等,1978~1980;张华等,1999~2002)、干旱荒漠区(任天祥,赵云等,1982~1985)、半干旱荒漠区(李清,奚小环,任天祥等,1983~1985)、岩溶区(黄成稚等,1983~1985;冯济舟等,1983~1985)、热带雨林区(阮文斌,丁矢勇等,1983~1985)、黄土覆盖区(任天祥,杨少平等,1986~1990)、森林沼泽区(张华等,1990—1991;汪明启等,1991~1993;杨少平等,1999~2001)、高寒草甸区(杨少平等,1998~2000)、高寒湖沼区(孙忠军等,1999~2001)等。此外还进行了冲积平原区扫面方法研究(任天祥,张华等,1986~1989),玄武岩覆盖区工作方法研究(任天祥,蒋瑞金等,1987~1990)。

  面积约200×10的4次方 km²,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西部、新疆甘肃祁连山等地的年平均气温大于等于0℃的高山和极高山区。按多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差异可分为湿润、半湿润高寒山区(主要分布在青南、藏东、川西等地)和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地)两个亚景观区。

  1978—1980年,物化探所与青海化探队合作在青海南部唐古拉山区进行了大规模研究。‘研究表明(任天祥等,1983>,在这种海-4 000 m以上的高寒山区,由于冻结作用、冻融作用、冰川作用和融雪、降雨所形成的独特流水作用,使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机械分散与水成分散都相当活跃,在水系中往往可形成延伸很远、持续性很好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和水化学异常,还可在山坡下部广泛发育渗湿异常。研究结果改变了以往人们对这种雪线以上冰雪覆盖、雪线以下石流遍野的地区,以物理风化和机械分散作用主宰物质分散迁移的认识。认识到化学风化作用在这种湿润、半湿润高寒山区也不容忽视,且随海拔降低逐步加强。据此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捕捉大型找矿目标、甚低密度取样、截取细粒级(-80目)的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和快速追踪区域化探异常的渗湿土测量方法。试验表明,1点/(8~16) km²的采样密度,可圈定中型以上矿床靶区;1点/(25~35) km²的采样密度,可用于发现和圈定大型、特大型矿床所形成的区域异常。这种工作方法和采样密度使交通困难的高寒山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所圈定的找矿靶区更加醒目集中,同时提高了异常查证的见矿率。1978~1979年,物探所和青海化探队曾对推断为斑岩Cu-Mo矿的纳日贡玛区域异常进行查证,用渗湿土测量和土壤测量圈出了一个巨大的Cu-Mo异常。地质队对圈定异常进行槽探和浅井工程揭露,虽然发现了相当规模的斑岩体和斑岩Cu-Mo矿化,但Cu-Mo矿化仅为边界品位或略高,却圈不出有较高品位的有经济价值的矿体和矿床。

  地质队失去了找矿的信心。由于在高寒山区研究中加强了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该区化学风化已有相当强度,Cu-Mo在地表一定深度内淋失,并计算了浅井不同深度Cu-Mo淋失贫化系数及每年从河水中带出Cu-Mo的总量,认为地表以下10~20 m左右应为够品位的原生矿体。1980年,地质队据此布置10~20 m较深井验证,结果均见到了有经济价值的原生Cu-Mo矿体。尽管被验证的范围不足化探异常面积的1/4,但已构成一个大型斑岩型钼矿和中型斑岩铜矿。

  1999年后,物化探所与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区地矿部门合作,对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的区域化探扫面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该区高寒、干旱少雨(雪),物理风化强烈,流水搬运作用相对较弱,且有风积物干扰,因此在该区选用较大采样密度(1个点/4 km²)的水系沉积物测量,且采样粒级偏粗,一般为(-10~+80)目或(-10~+40)目粒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