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新能源

人类的新选择——开发新能源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能源和环境问题 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而且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再生能源丰富、清洁,可永续利用。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是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正文: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高速发展的经济使得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关键词。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能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将成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难题的利剑,引领世界跨入强劲增长的新能源经济时代。
 
  中国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里,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占绝大部分,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煤炭比重太大,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煤炭污染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使新能源代替旧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是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这不仅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严重制约能源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供给能力,缓解压力。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新能源作为一种“绿色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的同时,也可以缓解我国的能源危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发展理念,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开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例如太阳能电池、新型半导体照明设备。一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宣传节约能源和鼓励使用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使全社会都了解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加大新型清洁、高效能源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另一方面,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工作作为一项能源政策,纳入中央各部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在国内资源紧张,国际油价高涨的情况下,发展新能源有着现实的意义。“能源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和世界都必须严肃面对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没有环境污染的新能源。
 
  发展新能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石油石化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在新能源发展起步阶段国家财政应该给予坚定的支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分担风险,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发展新能源不能一哄而上,要规避风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通过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分担风险,推进新能源的发展。
 
  发展新能源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体系。要强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立法把推进新能源建设作为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为民间资本以及国际资本进入新能源产业保驾护航,全面推进新能源有效开发和推广利用。
 
  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新能源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能源消费也在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共生产原油1.87亿吨,同比增长1.6%;进口原油1.63亿吨,同比增长12.4%。另外,还直接进口了3380万吨成品油。在石油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必须顺应能源市场的发展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能源研究、投入和建设。
 
  在我国,2006年1月1日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对列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等扶持措施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投资为600亿元,去年则接近800亿元。其中风力发电和小水电投资位居前列,生物质发电、沼气和太阳能发展势头良好。
 
  人类化石能源终将耗竭,作为未来主要能源,只能依赖于可再生能源和受控核聚变能。21世纪上半叶,预计受控核聚变能还难以成为可用的能源。而可再生能源的水力发电和非商品的生物质能,已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潮汐能的离网发电已初步产业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关键是利用太阳的光辐射能。由于太阳能的不连续性,必须解决大规模电能储存或有效融入电力系统中有机组成互补的综合供电系统。利用好中国大面积的荒漠地区是建立大规模太阳能基地的一个方向,但荒漠地区远离城市与负荷中心,大容量长距离输电任务将更为艰巨,发展超导电力可能成为主要的解决途径。风力发电近年来迅速发展,仍应继续大力推进。中国陆地风力资源估计最大可发电2.5亿千瓦,近海风力资源约为陆地的3倍,达7.5亿千瓦。但近海风力开发存在台风频发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要高度重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与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同时还应重视速生能源植物与太阳能制氢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海洋能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能源。海洋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能源,它的能量主要来自潮汐、涌流和波涛的冲击力,温度差及海水中溶解的化学成分。在上述能源中,目前只有潮汐能被大规模利用。人类利用海洋能的实例有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温差能发电、盐差能发电等。我国利用潮汐能发电有了迅速的发展,沿海一带已建成了8座小型潮汐电站。目前制约潮汐能发电的因素主要是成本因素。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额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能发电的研究和试验。潮汐能发电时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能源资源的日趋紧张,潮汐能发电在不远的将来将有飞速的发展,潮汐能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波浪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将波力转换为压缩空气来驱动空气透平发电机发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8个国家(地区)研究波浪能的开发,建设大小波力电站上千座,总装机容量超过800MW,其建站数和发电功率分别以每年2.5%和10%的速度上升。海洋温差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海洋表面的温海水加热某些低沸点工质并使之气化,或通过降压使海水汽化以驱动汽轮机发电。同时利用从海底提取的冷海水将做功后的乏气冷凝,使之重新变为液体。盐差能的利用主要是发电。其基本方式是将不同盐浓度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转换成水的势能,再利用水轮机发电,具体主要有渗透压式、蒸汽压式和机协化学式等,其中渗透压式方案最受重视据估计,世界各河口区的盐差能达30TW,可能利用的有2.6TW。我国的盐差能估计为1.1×10^8kw,主要集中在各大江河的出海处,同时,我国青海省等地还有不少内陆盐湖可以利用。盐差能的研究以美国、以色列的研究为先,中国、瑞典和日本等也开展了一些研究。但总体上,对盐差能这种新能源的研究还处于实验室实验水平,离示范应用还有较长的距离。
 
  上述不同形式的能量有的已被人类利用,有的已列入开发利用计划,但人们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程度至今仍十分低。尽管这些海洋能资源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也有着一些相同的特征。每种海洋能资源都具有相当大的能量通量:潮汐能和盐度梯度能大约为2TW;波浪能也在此量级上;而海洋热能至少要比此大两个数量级。但是这些能量分散在广阔的地理区域,因此实际上它们的能流密度相当低,而且这些资源中的大部分均蕴藏在远离用电中心区的海域。因此只能有一小部分海洋能资源能够得以开发利用。       尽管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但新能源发展也是一柄双刃剑。既要加快发展,又不能操之过急,更要注意避免各方面的风险。特别是目前一些技术不过关、投入过高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需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储备,逐步发展,层层推进。同时,在加快新能源发展的同时,要坚持发展与环保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把综合效益放在首位,防止新能源带来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