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重庆地热资源发展情况

  重庆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温泉文化底蕴深厚,温泉旅游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五方十泉”(都市温泉按东、南、西、北、中划分为“五方”,在每方温泉规划2个温泉旅游重点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简称“五方十泉”)为代表的都市经济圈蓬勃发展、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地区逐步兴起的局面,温泉产业初具规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热水资源,加强地热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大力提升“五方十泉”、加快 建设“一圈百泉”(市政府决定在都市经济圈范围内规划建设100个温泉旅游项目,简称“一圈百泉”)、全面构建“温泉之都”,促进温泉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温泉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地热水资源状况等,编制重庆地热资源总体规划报告》。
 
 
  重庆地热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宋代有北温泉,明代有南温泉,东、西、南、北四泉声名远扬。建国以来,陆续开发了统景、海棠晓月、中华龙、天赐、海兰云天、融侨等温泉,形成了以东、南、西、北、中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温泉旅游产业集群,温泉产业规模非常显现。  重庆主城区现有温泉共计72处,开发利用33处,地热资源开采总量45.74万m3/d。总利用量2.88×104m3 /d,其中正在开发利用的天然温泉10处,利用3处,利用 量0.45万m3 /d,用于休闲、洗浴和养殖;硐中温泉11处,利用3处,利用量0.22万m3 /d,主要用于养殖农业灌溉;浅钻井23 眼,利用15眼,利用量1.11万m3 /d;深钻井30眼个,利用12眼个,利用量1.10万m3 /d;钻井温泉主要用于沐浴、休闲、养殖种植等。温泉从业人员4.8万人,温泉业产 值19.1亿元。
 
  重庆地区地热水资源中微量元素及有益矿物丰富,特别适宜洗浴,且保健医疗效果好,起初的开发利用以康乐保健和旅游度假为主。近年来,随着开发利用研究的深入,开发利用模式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从温泉产品及功能角度来看,重庆温泉开发利用存在温泉+旅游地产(保利小泉、海棠晓月)、温泉+景区旅游(北温泉柏联SPA、统景温泉、南温泉)、温泉+运动游乐(上邦高尔夫、融汇温泉、海兰云天)、温泉+康乐疗养休闲(东温泉)、温泉+生态庄园(贝迪温泉)、温泉+会展(桥口坝温泉、天赐温泉)、温泉+养殖(长冲温泉)、温泉+种植(贝迪)等八种模式。
 
  管理、保护措施与对策  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机构由市政府引导,专门的管理机构为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下属的地质环境处,负责全市温泉水的规划、开发、管理和监督工作,并对全市热水井长期动态监测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区内地热水资源勘探、开发、取水行为必须按《重庆市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规划》、《重庆市地热资源管理暂行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地热资源管理意见》等执行。
 
  加强了统一管理。地热水开发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建立严格的探矿权采矿权审查制度,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加强在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杜绝私采、滥采的行为。
 
  开发用户自觉服从管理,按时缴纳有关税费。各开发企业应树立整体观念、着眼于未来,严格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允许开采量进行开发,不进行过量开采,共同维护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按照《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和市政府有关规定收取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和登记费,同时,按有关政策规定及时缴纳了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等有关税 费,对不按时缴纳有关税费或故意拖欠有关 税费的企业将采取停业整顿或不供应地热水和不予通过年检等措施。
 
  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减少浪费和损失,根据温泉的水温、水量及水质,对地热资源实施多功能、多梯级循环利用,发展多种开发利用模式,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并加大地热水尾水回收处理再利用技术的研究。
 
  加强了动态监测。实时掌握资源量变化,及时进行调控,确保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划定地热资源保护区,禁止可能破坏地热资源的工程建设行为,对地热资源进行保护。督促开发企业安装计量监测装置,制定节能节水措施,按核定开采量限量开采,并对地热水的化学成分、水量、水温、水位等进行动态监测。卫生主管部门定期对地热水的相关卫生指标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地热尾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  在天然温泉区其泉域范围内建立了温泉保护区;以井采方式开发利用的开采总量不大于可采热流体量。禁止可能破坏地热资源的工程建设行为。
 
  尾水综合利用。目前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开发利用资源量目前仅占可开采量的6.31%,水头(或水位)多年变化小。 环保主管部门加强地热尾水排放的监督管理,做到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热储层和周边生态环境申报区内地热尾水城市污水管网辐射范围内的直接进入污水管网,经统一处理后达标排放;在城市污水管网辐射范围外的,大部分是开发企业经工艺流程处理后达标用于水上乐园用水或种植,进行循环利用等,极少部分直接排放。排放温度达 到常温标准。开展地源热泵的研究,加强对地热水及其尾水综合利用,作为冬季供暖、种养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