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行业资讯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构建"1+6+3"改革体系 打造"十全事美"升级版

4月10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邀请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海,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冠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法规科科长王宁,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地矿科科长韩克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科科长尚辉。

 

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构建"1+6+3"改革体系 打造"十全事美"升级版-地大热能 

一、系统谋划,构建“1+6+3”改革矩阵

 

一是深耕1个改革品牌,凝聚改革合力。自2019年机构改革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7年打造“十全事美”改革品牌,每年精心谋划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改革创新“十件事”。将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利器,促进党务、业务、服务、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实现全系统、全业务覆盖,激发整体效能。

 

二是实施6项改革行动,驱动全面发展。紧扣全局工作重点与亮点,将各项工作有机融入改革“大盘子”。构建“改革+”工作新模式,实施机关建设规范行动、规划引领提升行动、资源配置高效行动等6项关键行动,共计30项改革任务。通过精准运用改革“关键一招”,推动工作维度拓展与任务落实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组织3项改革活动,营造改革氛围。搭建多元宣传平台,组织开展“改革青年说”视频拍摄、改革创新文稿比赛、“讲好改革故事”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改革浪潮,群策群力攻克难题,为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真抓实干,健全“123”工作机制

 

一是1个方案引领方向,明确改革路径。年初印发《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改革推进年工作方案》,将30项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全局改革台账,对活动安排、具体任务、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作出详细规划。坚持系统思维,多点突破,推动整体提升,形成改革集成效应。

 

二是2张清单压实责任,强化担当作为。制定领导干部抓改革事项清单和全局改革任务2张清单,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示范作用,紧盯各项改革任务,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明确责任分工及时间节点,确保改革任务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三是3项机制全面护航,提升改革质效。建立协调调度、督查考核、宣传推介工作机制。实行“半月调度、每月通报、半年评估、年终考核”工作机制,持续拧紧改革“发条”;制定科学的改革考核方案,将改革工作细化、量化、指标化,纳入全系统考核加分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三、聚焦实效,开创工作崭新局面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作为,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争一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全省、全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勇立潮头,奋楫争先,2025年在全系统开展“改革推进年”活动,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锋,推动东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协同发力,释放改革效能。秉持系统思维,聚焦“改革创新+重点工作”协同发力,将改革创新深度融入全系统194项重点工作。坚持“改革创新+督查”工作联动,将改革创新工作纳入局督查台账,精准分析问题,盯紧盯实各项改革任务,确保工作成效。

 

二是示范引领,实现跨越升级。注重示范引领,全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国家级试点、自然资源集约节约示范县项目收官验收等重点任务。践行“两山理论”,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做好国家、省级森林经营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系统集成,积极拓展地热能+设施农业等多元应用场景。打造“黄河口天眼”品牌,利用无人机对耕地保护、规划监督、森林防火等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监测。

 

三是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聚力破解制约东营市登记财产领域营商环境优化的堵点难点,将全部不动产登记压缩至1日内办结,一般转移、抵押登记控制在150分钟办结,打造登记财产领域标杆。在政务服务窗口创新材料极简、流程极少、时限极短的“三极”工作法,打造“自然为民”服务品牌,提升群众满意度,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活力。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以“改革推进年”活动为重要抓手,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将改革创新转化为补齐短板、开拓新局、突破困境、提升效能的动能和利器,奋力谱写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