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知识

矿区化探发展及应用的意义

  勘查地球化学起初是作为一种找矿方法(习称化探)发展起来的,现今已成为地质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应用学科分支。矿区化探是在被确定或预测的“成矿区”内进行的,以发现新矿床或已知矿深部及外围新矿体为目标的化探工作。矿区化探可以在区域化探圈定的成矿区异常和矿田异常的基础上进行,完成具体矿床的找矿任务;也可以从已有资料判定的矿点或远景区开始,完成局部找矿任务。但是,矿区化探必须以找到“新矿床(体)”
 
  或“盲矿体”为目标,而不应只是笼统地指出一个大区域或区块。通常,矿区化探的规模以“矿田”为上限。
 
  纵观国内外的找矿工作史,起初主要做矿点和矿区勘查,由点到面,逐渐形成成矿区、成矿带的观念;随着资料和知识的积累,成矿规律的总结,区域调查的展开,隐伏矿找矿课题的提出,人们能以从区域上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矿床赋存部位,指导矿点和矿区勘查的部署与实施。观其发展,从局部到区域,又从区域回到局部,总目标都是为了提高找矿效率和效果,而矿点和矿区的勘查工作,总是处在“找矿突破”的关键环节。
 
  地球化学特征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找矿信息,历来受到重视。例如,1924年舒文在河南武安红山分析了侵入岩中SIO2、AI203的含量,绘制了等值线图,用以研究寻找铁矿的远景区。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我国并未进行过真正意义的矿区化探工作(阮天健,朱有光,1985)。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40~50年代在欧美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球化学勘探,基本上是矿区化探,后来才发展起区域化探。例如,苏联的金属量测量把矿区化探扩展为区域化探,并将寻找被覆盖的隐伏矿作为勘查目标;西方国家则从地表岩石采样的矿区化探,发展出了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区域化探。我国的化探工作也是从矿区化探做起的,取得了显著成效。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展区域性化探工作,特别是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推行以来,发现了大量区域性地球化学模式和远景异常,为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取得找矿突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找矿突破”的最后实现,仍有赖于矿区化探水平和效果的提高。